导读 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花灯戏赶子牧羊,花灯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麻阳花灯戏的艺术风格是融合的,
大家好,小游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花灯戏赶子牧羊,花灯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麻阳花灯戏的艺术风格是融合的,这就形成了麻阳上山区和下山区花灯表演的风格差异。“跳灯”,又称“吴灯”。分布在麻阳山区,多为成人歌舞,以舞蹈表演为主,跳跃动作强,表演灵活。歌词以爱情和社会生活为主,呈现快节奏的粗犷风格。下麻阳“放灯笼”,又称“文化灯笼”。分布在麻阳较低的山区,多为儿童演唱儿童舞蹈,以歌唱为主。舞蹈动作柔和细腻,更加抒情。歌词以歌颂古人、风俗生活、婚姻为主,呈现慢节奏的温柔风格。
2、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麻阳花灯艺人聂邦邦以阳戏《刘海砍樵》的套路演出花灯剧目《癞1拜年》,开创了湘西戏的创作,使麻阳花灯被称为“花灯戏”。1949年后,麻阳花灯发展成为集唱、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戏曲艺术。演出时丹丑伴歌载舞,或丹丑伴舞,乐队伴乐载唱,表现了歌、舞、乐三种艺术体裁的高度和谐统一。自1964年以来,麻阳花灯艺术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他们在继承和发展花灯艺术的同时,创作和移植了《喜迎亲》、《贴画》、《战地黄花》、《沙家浜》等近百个花灯戏剧目。“麻阳花灯戏"逐渐发展成为湖南地方保留小戏之一,并于1990年列入《湖南地方剧种志》。2007年,麻阳花灯戏入选怀化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麻阳花灯戏入选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