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从加强住房限购、完善新建商品房销售管理、规范
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从加强住房限购、完善新建商品房销售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调控。这也是今年1月杭州出台史无前例的楼市新政后的政策加码。
根据新政要求,杭州进一步升级了“房票”门槛:落户不满5年需社保满2年方可买房(此前无社保要求),非本地户口买一套房需社保满4年(此前需满2年)。此外,此后新政拉开了杭州新房销售“争社保”的大幕,即在新摇号过程中,登记家庭数与公开销售房源数之比大于等于10:1的,社保缴纳月数要由多变少。
宁波、绍兴、衢州、丽水等地也“走出去”调控楼市。
招数不同,楼市新政厉害。
深入分析各个城市的政策内容可以发现,地方调控的精细化和地方化是浙江房地产整体调控的基调,但所有的变化都是基于“住有所居,不炒不炒”的核心本质。从效果来看,浙江不少楼市已经开始逐渐“退烧”。
新政的威力在二手房市场率先显现。在持续调控下,杭州二手房市场明显降温。7月,杭州二手房成交6314套,4月成交10029套,5月成交9013套,6月成交7539套,成交量环比连续下降至近五年同期的“冰点”。
“之后温州最疯狂的就是学区房了。”上海证券报记者今年5月走访温州楼市时,德佑一位房产中介曾直言,“南浦实验旁边30平米左右的房子,按平卖,价格都在200万元以上。”
如今学区房的“清凉”早已通过多层政策传导到最终的挂牌价格上。去年在温州南浦实验附近花了280万买了一套学区房的赵先生向记者抱怨,“前两天问了中介,竟然说我的房子现在200万了,可能脱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