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三条红线监管的房企拿地比例仍有超标迹象

2022-03-29 07:04:27
导读 收到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出具的决定,取消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邵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前期竞得杭州市政出初[2021]8号地块的资格,预留申请

收到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出具的决定,取消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邵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前期竞得杭州市政出初[2021]8号地块的资格,预留申请保证金5000万元不予退还。到现在公司还没有签《杭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公告显示,放弃本次竞得的土地使用权是由于公司管理层对市场风险因素的审慎考虑。基于公司稳健发展的审慎决策,公司不排除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截至目前,公司同期竞得的其他4宗地块均已正常进入开发程序。

公开资料显示,杜松股份在杭州第一批集中土地拍卖中拿下5宗地块,总价45.84亿元,超过其2020年营业收入的60%。2020年,杜松股份全规模销售金额207亿元,新增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相比2019年下降明显,这也直接导致2021年拿地热情高涨。

新房销售放缓。

柯睿资产管理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一周,TOP100及所有梯队房企整体投资呈下降趋势,土地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也环比下降约70%。TOP100、50、30、10房企土地成交面积分别下降69%、68%、76%、73%。不仅仅是拿地,TOP100及各梯队房企的销售成交面积和销售成交金额均环比下降1%至30%。其中,TOP30房企销售成交面积和销售成交额环比下降14%和27%,为各梯队降幅最小。

“对购房者贷款限制的增加,贷款利率的提高,贷款周期的拉长,是直接导致新房销售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某中型房企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报》记者表示,“现在融资额度大规模收紧,房企资金链一半以上靠销售回款。但在买家进一步收紧的背景下,业务收缩是行业面临的普遍情况。”

从房企对策来看,头部房企纷纷表示将狠抓回款,加快去库存作为下半年的工作重点。据媒体报道,万科董事长郁亮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到,要收紧投资,销售回款是下半年的重中之重。

此外,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部分热点地区新房销售放缓也与新楼盘“市场荒”有关。以北京为例,在售新房基本都是前期入市的后期项目,且主要集中在顺义、房山等地,核心区域较少。

“长时间的‘消化不良’让很多项目不敢贸然入市。”有房企销售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首批实施两地集中出让制度的区域,首批出让地块中,热点普遍被房企抢光,但预计后续几轮出让的热度会明显降温。”

国鑫证券研究报告显示,中短期内,房企拿地利润率难以出现系统性改善。三年放缓扩张导致的整体低库存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房企享受销售高景气的收入。短期内地股票可能仍难有明显的超额收益。但从中长期来看,房企补库存的边际机会减少,行业整体利润率有望企稳,管理能力优秀的房企将脱颖而出。个股方面,看好价值丰富的房企和房企

针对二手房市场的调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此轮调控政策是因为房价上涨而采取的升级调控,尤其是在上涨明显的城市,调控力度在不断升级,以抑制市场过热。从政策效果来看,包括深圳在内的城市已经出现房价见顶迹象,调控效果越来越明显。二手房市场逐渐成为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市场。在一线城市,二手房占市场总成交量的80%。在这种情况下,以往新房限价等政策影响力有限,市场升级二手房调控成为必然。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二手房交易参考价制度的推广成为今年二手房市场最重要的政策,进一步体现了房地产全方位监管的导向。在后续推动此类政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中介、房东、购房者都要积极调整。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需要根据所在城市二手房的实际情况,科学高效地发布二手房参考价格,促使二手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对于中介来说,需要充分认识到二手房监管政策的严格性,后续业务操作需要合规,以积极促进二手房价格的稳定。对于房东来说,需要了解房屋新的交易规则,合规理性的办理房屋的上市出售。对于购房者来说,需要根据参考价格体系了解未来房价走势,科学有序地安排购房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