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住建委就《关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十四五”期间,本市已综合整治的老旧小区,需要因地制宜,逐一明确适宜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内容,引入“菜单式”改造。除了必须改造的9项外,居民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改善和升级改造内容。公共转型要因地制宜。
在适老化旧住宅区的实践中,对于改什么,改多少,如何结合空间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往往存在不同意见。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老龄化改造的内容。
征求意见稿提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包括无障碍改造、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室内居住环境改造、适老化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和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五个方面。以老年人最关心的交通无障碍改造为例。单元门、坡道、电梯、扶手等公共区域建筑节点的无障碍改造。小区道路的路面找平、老楼加装电梯或爬楼梯装置都属于这个范围。
征求意见稿明确,居住区道路、绿地、公共活动场所等公共区域的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应当与旧居住区综合整治同步进行。对每个纳入综合改造的老旧小区,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适宜的公共区域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内容,在责任规划师的指导下制定专项设计方案,按“图”施工。
居民可以根据“菜单”选择项目
住宅建筑的门、出入口、公共绿地.老小区适合养老,包括方方面面。居民如何选择?记者注意到,为了方便居民制定合理的装修方案,征求意见稿引入了“菜单式”模式,将装修分为基本、完善和升级三类,其中基本类为必须装修的内容,完善和升级类为居民可根据意愿选择的内容。
具体来说,基本改造项目有9项,包括住宅出入口无障碍改造、住宅区人行道无障碍改造、住宅区主要道路至住宅单元门增设夜景照明系统、住宅区导向标识系统老化适应性改造等。改善事项9项,包括社区公共场所绿化改造、老年人活动场所增设健身器材及使用说明、老年人活动场所及长廊沿线增设休息座椅及公共娱乐设施、社区公共设施出入口无障碍改造等。提升工程共11种,包括在具备条件的四层及以上无电梯住宅安装助爬器或电梯,在居住区居民楼门口附近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具备条件的设置老年餐桌或食堂,在居住区增设中小型养老机构提供全时段照料服务等。
征求意见稿明确,老旧小区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基础改造,以及安装电梯或者爬楼梯装置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城市财政补贴。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龄改造运营,支持社会资本申请中长期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养老服务。同时,为鼓励社区存量资源再利用,业主共有的公房和设施,经业主共同决定,可以由物业服务企业改造用于居家养老服务;政府所有的闲置房屋和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居家养老服务。